九寨溝景區樹正磨坊旁的一座廁所,與溪面距離不到1米,廁所下水草綠油,清澈的溪水緩緩流過,簡直無法想象這一幕位于一座廁所之下。
▲廁所變得更加生態
在震后對廁所原址恢復重建中,九寨溝景區堅持“景區內收集,景區外處理”的廁所革命總體思路,景區內不排放和處理任何糞污,對景區生態環境不會有任何安全隱患。
同時,為了更生態、更高效,以前景區使用的是打包廁所,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把污糞擔到公路旁由車輛拉出溝外統一處理,而現在使用大規模使用廣泛應用于飛機高鐵的真空負壓衛生間系統后,有管道直接連接吸污車,節省了人力。
而且,這種衛生間系統超低用水量,無異味,安裝不影響環境等,也讓廁所變得更加生態。據了解,九寨溝也是全國第一個大規模運用真空負壓衛生間系統的景區。
新建的廁所還很智能。在此次廁所革命中,部分廁位采用了馬桶的方式,同時,所有馬桶均安裝具有自動換袋及加熱功能的智能馬桶圈,既滿足了衛生的要求又滿足了部分人群的坐便需求。
廁所智能還體現在為游客提供廁所微信小程序,游客可以在微信上查看周邊廁所在哪兒、如何去、還有沒有空閑廁位等,讓游客入廁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廁所“打擠”的情況發生。
▲游客刷臉即可按需領取廁紙
同時,廁所還很節能,除了將部分位置較偏的廁所改造成為太陽能廁所外,在節約用紙方面也有新招兒——為了節約用紙,九寨溝的廁所均安裝了人臉識別智能廁紙機,游客刷臉即可按需領取廁紙,預計每年可節約80%的廁所用紙。
此外,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九寨重建時還考慮了第三衛生間、家庭衛生間和無性別衛生間。
據介紹,九寨溝景區共有廁所50座,目前溝口到長海已建成22座,估算總投資3584萬。
除了九寨溝真空負壓衛生間系統案例的成功應用,其實還有多個地方的經典案例,都值得我們去參考。
▲廁所變得更加生態
▲游客刷臉即可按需領取廁紙
▲廁所變得更加生態
▲游客刷臉即可按需領取廁紙